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围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长兴新川村党委书记、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提交了《关于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法规政策体系及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的建议》,提出了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法规政策体系、建立多元多层筹资机制、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等多项具体建议。
浙江长兴县早在2012年就已经启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使农村老年人不用离家就能享受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医养结合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在煤山镇新川村,就建有为村里的空巢老人、残疾老人、低收入老人提供便利服务的“幸福之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新川村,老人只要年满60周岁都可以在这里花少量的钱,甚至不花钱享用中餐。除了解决吃饭问题,“幸福之家”还配有音影室、书吧、健身房等许多休闲娱乐场地,老人们可以在此尽情享受老年生活。
张天任认为,虽然新川村的居家养老服务开展得卓有成效,但以此为缩影,我国的农村居家养老工作仍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空间。
他表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减轻农民日常看病负担,但按当前报销比例和农民收入,农村老人每月养老金依然不高,经济负担仍然很重。以长兴地区为例,虽然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能够提供助餐、助浴、托养、家政等经营性服务,且收费低廉,但不少农村老人依旧消费不起,很少购买服务。
张天任认为,当前的农村居家养老组织多数属于政府主导型,以政府补助购买居家服务为主,从长期来看,存在资金链断裂等风险,影响可持续性发展,也侧面凸显了农村居家养老自身造血功能薄弱的劣势。
此外,关于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政策性专题文件及侧重这方面的全国性法规的缺失,也成为制约农村居家养老保障服务落实到位的不利因素。
“解决农村居家养老问题,需要多措并举。”张天任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法规政策体系,打通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他建议制定刺激养老服务消费政策,同时探索建立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并强化农村养老服务人员保障政策。“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推动老年人潜在服务需求向显性需求转换,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解决农村专业医疗护理人才不足的问题。”
对农村居家养老造血功能不足的问题,张天任建议在农村推行“政府补贴、农民土地入股以及土地承包商注资”产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建设模式,既能解决农村年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土地流转问题,也可以增强互助养老的自我造血功能,确保互助养老机构的稳定和高质量发展。